推廣綠能使用 打造更永續的地球

聯合新聞網 2022-09-12

用群眾的力量蓋起全民電廠

綠主張綠電合作社以社員出資的形式,投入太陽能電廠的建置與經營,而同樣在2016年成立的「陽光伏特家」則是台灣第一個太陽能全民電廠平台,藉由群眾募資的方式,降低民眾參與再生能源發電的門檻。

說起結合再生能源與群眾募資的創新模式,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表示,自己在攻讀社會學博士時便十分關注科技與社會領域,進而發現台灣其實是太陽能板製造大國,又位處日光充足的亞熱帶地區,但國內卻鮮有民眾參與太陽能發電。「我研究後發現,這其實出自於兩個原因。一來是建置太陽能電廠動輒耗資數十萬、甚至上百萬,高昂成本往往讓民眾卻步,也因此參與太陽能發電者多為企業組織;另一方面,許多集合住宅的居民沒有『屬於自己的屋頂』,若想建置太陽能板往往需取得所有住戶的同意,相當耗時費力。」

看見這兩大阻力後,陳惠萍與團隊便從當時蔚為風潮的群眾募資發想,搭建陽光伏特家平台,透過募資方式,每人只需購買一片電板便能參與集資,將參加門檻降至萬元,讓更多小資族得以參與;另一方面,也邀請有意願加入再生能源發展的屋主出租屋頂,待太陽能板建置完成、開始發電後,陽光伏特家將售電獲取的收益,扣除維運服務費用後,再分潤給參加募資的人。

「由於台北的住宅形式多為公寓、大廈,想取得居民一致同意將屋頂出租的難度較高,因此北部的太陽能案場較少;不過由於台北資訊流通快速、永續意識高,因此在募資參與者中,台北市民占比極高。」陳惠萍表示不同的參與方式,正好能讓北部與中南部居民,有錢出錢、有屋頂出屋頂,從各自的利基著手,創造資源互惠。

除了透過群眾募資建立公民電廠,陽光伏特家也逐步投入再生能源的電力買賣,成為台灣首間取得再生能源售電執照的能源業者,向其他發電廠購買綠電後轉售給「用電大戶」。此外,團隊也開創「綠能公益」機制,邀請企業或民眾以公益捐款模式,建置太陽能電廠,再將售電所得捐助弱勢團體。「未來我們也希望能號召更多公部門一同參與,在機關屋頂上建置太陽能電廠,使其成為能源教育的示範場域。藉由公私協力,讓再生能源議題真正走入民眾生活。」

閱讀全文 →

其他媒體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