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今(11日)舉辦「永續台灣經濟論壇」,邀請學者專家及企業人士參與,民眾黨主席、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出席論壇前受訪表示,對於能源政策,台北市政府有2個重點,分別是城市數位轉型以及2050淨零碳排放路徑,後者尤其重要,全世界「碳關稅」勢在必行,很多中小企業需要政府協助,希望透過這次研討會,讓大家面對真實問題;歐萊德企業董事長葛望平則呼籲綠電正義,他說大企業可能包下大部分的再生能源,導致那中小企及傳產要做到零碳排就有困難,應該要公平獲得綠電。
民眾黨表示,面對全球經貿變局,台灣無法置身事外,不僅夾在美中經貿戰之間,也積極爭取國際經貿組織的入場券。1218公投掀起能源政策的檢討聲量,在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下,台灣勢必將推行「碳定價」,催生節能與儲能設施,拉高再生能源的佔比和種類,透過此次舉辦的論壇活動,和專家學者對話,探討解方。
論壇分成三個場次,分別為產業轉型、能源政策、以及新經濟。除了黨籍立委參加之外,也邀請業界人士包括歐萊德企業董事長葛望平、越南三陽機車主席兼執行董事劉武雄、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,以及《跟著台達電節能50%》作者王茂榮、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、國立宜蘭大學資工系教授兼系主任暨所長夏至賢、經濟部次長曾文生,此外還有紅樓資本共同創辦人楊曜陽、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理事長彭少甫。
柯文哲下午前往立院參加論壇並進行專題演講,他會前受訪表示,對於能源政策,台北市政府有2個重點,分別是城市數位轉型、以及2050淨零碳排放路徑,後者尤其重要;民進黨能源政策只寫到2025年,之後好像也沒有寫,但2025年再生能源要達到20%,他相信到現在沒有一個民進黨有關官員敢保證能做得到,如果做不到,整個政策怎麼修要明講。
柯文哲指出,全世界「碳關稅」勢在必行,大企業跑得很快,台積電就大幅收購綠電,也加入RE100,承諾再生能源使用達100%,但是大企業解決後,台灣還有很多中小企業,政府要出來協助,不然難道以後中小企業都不外銷嗎?希望透過這次研討會,讓大家注意這個題目,終究要面對的真實問題。
陳惠萍說,陽光伏特家作為台灣第一、規模最大的全民電廠平台,全台300有座公民電廠,目標為台灣提供永續不竭的能源,不遺落任何人,能源轉型也是社會轉型。
蕭代基表示,經濟模型來看,實施碳定價不會對GDP有負面影響,短期採碳稅、碳廢、長期搭配碳交易,才能達到2050淨零碳排。蕭代基表示,碳稅用於「發還給民眾、投資除碳技術、儲蓄除碳基金」達到環境、經濟與社會三贏。除了碳稅,財政部已經有能源稅版本,也應該課徵,才能讓化石燃料成本內部化。
曾文生說,要走到淨零碳排最重要的是對於能源使用的「感知」,意識到自己的能源供需是否平衡。能源部門接下來要做「綠能極大化、進口零碳化」,同時將再生能源極大化,再生能源發展有四項,分別是風、光(太陽能)、熱(地熱)、海(海洋能),要解決技術及法規問題,做好配套措施。
立委蔡壁如表示,1218公投,民進黨要三接、國民黨要核四,都是「以需定供」的舊思維,無法讓台灣走向全世界。執政黨2025年20%再生能源已經跳票,但是未來4年再生能源成長3倍到15.3%,對電力系統衝擊還是很大,台灣要做到「供給面、需求面、價格機制」三管齊下的系統轉型,同時落實「公正轉型」。(甘庭嘉/台北報導)
閱讀全文 →